国内轮胎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时间:2012-11-07 09:0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次
世界轮胎界的另两大巨头也不甘示弱,固特异已经增资1.2亿美元在大连扩建生产基地,将大连工厂的生产规模扩大到530万条/年;普利司通也增资10亿日元对天津工厂进行扩建
在任何一家外资轮胎巨头的眼中,中国轮胎市场都是一块日益膨胀的“大蛋糕”。在中国汽车业“井喷”惠及轮胎业,中国市场异军突起之际,外资轮胎巨头无一不在中国轮胎生产领域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截至目前,排名世界前十位的轮胎企业中,除德国大陆公司外,其余9家已全部进入中国投资设厂,而且外资巨头的本土化生产脚步也在加快。2002年底,外资及控股企业子午胎产量已超过全国总产量的60%;到2003年底,这个数字已扩大到70%。专家预测,5年内将扩大到80%。
外商为什么会对轮胎市场这么热衷呢?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理事长鞠洪振分析,首先,国家从2001 年1月1日起取消了子午线轮胎10%的消费税,使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的利润增大,因此吸引了一批新的投资者。其次,中国目前对轮胎行业的外商投资比例的限制要比汽车整车企业宽松得多,这一政策也吸引了国外轮胎生产企业纷纷涌入中国市场。
此外,我国轮胎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极大地刺激了国内汽车生产和消费。我国汽车工业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发展,高速公路迅猛增长,目前已达2万多公里,这给轮胎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较大的市场空间;轮胎的出口量大幅增加,2004年1至11月份出口量同比增长8.7%,出口额达65亿美元;发达国家汽车消费市场日趋饱和,造成全球汽车产量增长减缓甚至下降。所以,国外轮胎厂商纷纷倾向中国市场。以米其林全面控股上海轮胎厂为标志,国外轮胎生产企业以资本、技术、品牌、服务等优势大举进入中国。
世界轮胎界的另两大巨头也不甘示弱,固特异已经增资1.2亿美元在大连扩建生产基地,将大连工厂的生产规模扩大到530万条/年;普利司通也增资10亿日元对天津工厂进行扩建,年生产能力超过500万条。再有如世界轮胎业排名第七的日本横滨轮胎也加大对华投资,计划5年内增资2亿美金,扩大杭州现有工厂的产能,并于3年内在广东建立新工厂。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理事长鞠洪振认为,目前新上全钢子午线轮胎项目主要存在几方面问起:一、投资主要靠银行贷款,企业利息负担重,加之设备和技术均靠引进,须以外汇结算,汇率的变化将导致原有债务成倍增长,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难以有更多的投入资金进行新的发展。一旦项目搞不好,最终受损失的是国家。二、目前世界子午线轮胎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全钢子午线轮胎是轮胎行业高新技术产品,对技术、管理要求较高,不是挖几个人才就能支撑局面的。三、国外轮胎企业年产量一般为200万到300万条,超过500万条的也很多。经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我国超过百万条的子午线轮胎生产企业也不过20余家,大多数企业只有十几万条或二三十万条的生产规模。这种规模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国家应下决心整顿市场,比如目前正在进行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工作,就应该扎扎实实、切实有效地抓好。目前我国的认证制度还有很大漏洞,国外DOT等认证采取的是信誉担保,而我国市场信誉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认证缺乏有效监督,应该切实采取措施,做好认证制度。
|